来源:本站
作者:灵秀机电
日期:2018-03-28
近年来,我省工业领域智能化生产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搭上了智能制造的“快车”
从省工信厅获悉,目前我省拥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企业30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0家,法士特集团、陕汽集团、陕鼓集团、西安比亚迪公司等大型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线比例快速提升,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开始大显身手。同时,我省在智能生产设备研制领域也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我省拥有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集成应用企业约60家。其中,涉及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的企业近20家。
省工信厅产业规划处处长弥继荣告诉记者,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方式,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发展智能制造涉及应用和生产两个方面。应用是指企业生产线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生产是指企业研制生产机器人等智能化生产设备,用于制造业。目前,在这两个方面,我省企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汽车产业领域的发展为代表,并在航空航天产业、电力装备、轨道交通等各领域的生产企业也都积极地推行智能化生产线改造,陕西制造业将迎来全新的时代。
智能生产线走红,使得智能生产设备呈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我省工业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有较好的基础。在工业机器人整机、精密减速器、控制系统等领域,拥有许多优势企业。按照目前发展态势,至2020年,我省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可达100亿元。届时我省将建成2个至3个特色鲜明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培育10家以上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服务骨干企业,打造3个至5个知名自主品牌,创建30家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企业,形成有活力、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对于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处长张勇告诉记者,从企业的角度说,在生产一线大力推广智能制造,能使制造业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效率。站在全省的角度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构筑陕西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此背景下,省上对发展智能制造高度重视,结合全省重点产业发展特点,我省于2016年制定并发布了《陕西省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16年至2020年。
张勇说,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到2020年,我省关键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将实现突破,智能制造基础进一步夯实,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重大进展,智能制造新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其中,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制10种以上智能制造技术装备,装备性能、质量和关键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自主可控智能制造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市场不断扩大,智能制造装备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到2020年,我省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将取得显著成效,14个重点产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企业达30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00家以上,试点示范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0%,能耗降低10%,产品质量实现全程可追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8。在此背景下,我省智能制造基础装备将得到长足发展,传统制造装备跃升为“数控一代”“智能一代”。业内专家认为,眼下,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推进,必将对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带来深远的影响,陕西工业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迎接机遇和挑战。
免责申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5 灵秀智能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6011282号-1